%0 Journal Article %T 表土粒度特征对风蚀荒漠化的响应 %A 高君亮 %A 高永 %A 罗凤敏 %A 党晓宏 %A 冯伟 %A 蒙仲举 %J 科技导报 %P 20-25 %D 2014 %R 10.3981/j.issn.1000-7857.2014.25.002 %X 为了阐明风蚀对表土粒度特征的影响,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毛乌素沙地5种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草地、新垦耕地、7~8年耕地、>20年耕地、沙丘),以其表层土壤(0~1、1~2、2~3、3~4、4~5cm)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颗粒分形分析。结果表明1)5个样地表层土壤机械组成均以细沙质量分数最高,为62.52%~80.40%,粗沙质量分数最低,仅为0.16%~0.43%,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的质量分数高低排序为细沙>中沙>极细沙+粉沙>粗沙,说明研究区土壤基质组成以细沙为主,沙物质分选好;2)5个样地不同采样深度上的粗沙和中沙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为0~1cm>1~2cm>2~3cm>3~4cm>4~5cm;细沙质量分数各层次之间差异不显著(P=0.4558),以0~1cm层的质量分数最低;极细沙+粉沙的质量分数0~1cm和1~2cm层显著低于其他3层(P=0.0126),表明从草地到沙丘的演化是一个主要以极细沙+粉沙质量分数减少的风蚀荒漠化过程;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极细沙+粉沙的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D=0.3661lnx+1.3409(P20年耕地(2.100)、沙丘(1.716)。因此认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替代土壤机械组成来表征土地风蚀荒漠化的程度。 %K 机械组成 %K 分形维数 %K 表层土壤 %K 风蚀 %K 毛乌素沙地 %U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19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