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酸液体系残酸-原油乳状液破乳室内评价 %A 伊向艺 %A 张紫薇 %A 夏涛 %A 戴亚婷 %A 吴元琴 %J 科技导报 %P 58-63 %D 2014 %R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9.009 %X 酸压后的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会增加泵、管柱的载荷,也容易造成管柱腐蚀结蜡等,给实际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酸压后的开井试产前尽量让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破乳,将水分脱出。为测定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的破乳效果,确定破乳时间,针对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胶凝酸、冻胶酸、变黏酸体系,进行这3种酸液体系不同浓度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的破乳室内评价研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破乳效果胶凝酸>冻胶酸>变黏酸,在模拟井底温度(90℃)时,胶凝酸残酸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率达到98%以上;酸液浓度越低,越有利于破乳,变黏酸的这项特性尤为突出;时间越长破乳效果越好,但在90min时达到基本破乳;在高温条件下残酸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破乳快,脱水率高。但随着开井试采,地层原油由储层流动到井口,温度降低,脱水率可能降低。 %K 残酸 %K 乳状液 %K 破乳 %K 脱水率 %U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18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