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和应用 %A 张德礼 %A 李衍达 %A 黄高升 %A 朱关福 %A 方福德 %J 科技导报 %P 11-17 %D 2003 %X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交替选育作用[1—6]虽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在恶劣环境下筛选后再回归到同类优越环境下培育,并反复循环选育的优良生物品种,特别是选育强毒高免疫原性的超高增殖病毒株,经体内外环境交替培育获得高变异率肿瘤细胞系并实现异类肿瘤在体实验转化的现象,尚未见报道。我们在进行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EV)灭活疫苗研制中,偶然利用敏感与钝感猫肾细胞系交替选育MEV获得超高增殖率毒株[7—10];在将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正义与反义重组质粒经脂质体包被后转染痘苗病毒感染的人类143细胞系时,无论大大推迟或提前接种重组质粒均收到了良好的转染效果,获得重组病毒蚀斑并使之得以纯化。 %K 细小病毒 %K 疫苗研制 %K 恶性横纹肌样瘤 %K 交替选育 %U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8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