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冠心病维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关系 %A 热娜古丽·艾则孜 %A 帕丽丹·吾术尔 %A 沙吉旦·阿不都热衣木 %A 金伟 %A 哈木拉提·吾甫尔 %J 科技导报 %P 42-46 %D 2011 %R 10.3981/j.issn.1000-7857.2011.24.005 %X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维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关系,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5例,按照维医理论进行分型,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法和ELISA方法检测各分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的表达水平及内皮素-1(ET-1)、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性纤溶酶原抑制剂(PAI)、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组和非异常黑胆质(异常血液质、异常黏液质、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组CD62p、FIB、PAI、ET-1水平升高(P0.05);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组与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组及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组相比,ET-1水平升高(P0.05).各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前状态改变,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血液黏度增高、纤溶功能降低,且以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变化较为明显. %K 冠心病 %K 维医证型 %K 血栓前状态 %U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83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