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上海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结构分析及水质评价 %A 江敏 %A 任治安 %A 邢斌 %A 卢柳 %A 胡文婷 %A 陈立婧 %A 李娟英 %J 科技导报 %P 31-37 %D 2011 %R 10.3981/j.issn.1000-7857.2011.22.002 %X 为了解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状况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于2010年1-12月,每月1次对上海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引水河道和湖区分别设置6个和5个采样点。通过调查,共鉴定轮虫35种,隶属于7科19属。其中,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trigl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pusilla)和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fissa)为优势种。引水河道中轮虫年平均密度为821.31/L,生物量为600.97×10-3mg/L;湖区中轮虫年平均密度为434.98/L,生物量为317.74×10-3mg/L。引水河道和湖区中Margalef多样性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87±0.19和1.14±0.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58±0.25和1.21±0.76。引水河道中轮虫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均较湖区中高。季节变化上,引水河道中轮虫密度、生物量分别与BOD5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湖区轮虫密度、生物量分别与水温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分布上,轮虫生物量与总溶解盐和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NO2-N呈显著正相关,与BOD5则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污染指示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并结合水体理化性质对滴水湖水系水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滴水湖湖区为轻富营养,引水河道总体处于轻富营养-中富营养水平。 %K 滴水湖 %K 轮虫 %K 群落结构 %K 相关性 %K 水质评价 %U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82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