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镇泾长8砂岩古孔隙度恢复方法与应用 %A 潘高峰 %A 刘震 %A 胡晓丹 %J 科技导报 %P 34-38 %D 2011 %R 10.3981/j.issn.1000-7857.2011.03.004 %X 砂岩储层古孔隙度特征和演化过程是油气成藏机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现行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包括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应用过程复杂繁琐,运用结果可靠性不高,不能体现孔隙度演化的整个过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砂岩古孔隙度恢复研究方法,综合考虑了建设性和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影响,建立砂岩孔隙度演化的数学模型,以此恢复砂岩孔隙度演化的整个过程。建立的模型以效应模拟为原则,包括增孔作用和减孔作用模型,通过模型叠加得到总孔隙度演化模型。模型以时间为变量、现今孔隙度为约束条件体现动态性和可靠性。在镇泾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镇泾地区砂岩孔隙度演化受到构造和沉积相的控制,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和局部微构造的高点。储集层孔隙度演化过程是高产油藏的主控因素。 %K 镇泾地区 %K 成岩作用 %K 孔隙度演化 %K 效应模拟 %U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3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