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兔病毒性出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动态研究 %A 赵立红 %A 范立中 %A 徐福南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P 83-86 %D 1994 %R 10.7685/j.issn.1000-2030.1994.04.015 %X 对兔出血症的凝血象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兔出血症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过程,并呈动态发展规律。凝血象检测发现感染后6h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缩短或正常,为高凝期,该期短,很快进入低凝期。感染后18hPT、KPTT显著延长,死前更明显。血小板数(PC)呈渐进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感染后6h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18h达高峰值。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肺的病变严重而且有规律,感染后12h肺的微血栓检出率最高,同时在心、肝、肾、脑等器官也见微血栓。感染后24h或死兔的肺出血严重,血栓少见,表现为纤溶亢进的特征性变化。此外,患出血症的兔血管壁早期损伤明显,先于高凝期,可能是DIC的启动因素之一。 %K 兔出血症 %K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K 凝血象 %K 组织病理学 %K 动态变化 %U http://nauxb.nja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1994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