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果黄花梨自交亲和性变异机制研究 %A 吴华清 %A 衡伟 %A 李晓 %A 黄绍西 %A 张绍铃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P 29-33 %D 2007 %R 10.7685/j.issn.1000-2030.2007.02.006 %X 梨品种大果黄花由黄花芽变而来。田间授粉试验表明,黄花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仅为1.5%,属于梨自交不亲和性品种;而大果黄花自花授粉的结实率高达60.0%,属于自交亲和性品种;相互授粉时,黄花×大果黄花组合的坐果率达70.0%,为杂交亲和,但反交时坐果率为1.0%,表现为杂交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这些组合授粉后花柱内花粉管生长情况,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两品种雌蕊的自交不亲和性性状正常。进一步鉴定出了黄花和大果黄花是基于S-RNase基因的S-基因型,发现两者均含有S1-RNase和S2-RNase基因;而且两品种的这1对雌蕊S-RNase基因均特异性地在花柱中表达,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大果黄花和黄花的雌蕊S-RNase基因并无差异。由此推断大果黄花的自交亲和性突变,是由于花粉自交不亲和性功能丧失,从而表现出自花授粉能够结实。 %K 大果黄花梨 %K 自交(不)亲和性 %K S-基因型 %K 花粉突变体 %K 授粉 %U http://nauxb.nja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7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