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籼稻强休眠保持系Ⅱ112B与其双亲休眠性的比较 %A 徐保钦 %A 陆作楣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P 8-12 %D 2008 %R 10.7685/j.issn.1000-2030.2008.04.002 %X 以强休眠籼稻保持系Ⅱ112B、恢复系IR112-12和无休眠籼稻保持系Ⅱ-32B以及2个杂交组合Ⅱ-32B/IR112-12、Ⅱ-32B/Ⅱ112B的六世代群体P1、P2、F1、F2、B1、B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Ⅱ112B及其双亲种子休眠性的形成时间和解除时间以及颖壳与种胚对种子休眠性的影响,分析了种子休眠性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Ⅱ-32B抽穗后20d时休眠指数为25.22%,随着种子成熟过程的推进,休眠指数逐渐下降,到成熟时降为0;Ⅱ112B、IR112-12抽穗后20d时休眠指数分别为88.89%和100%,随着种子成熟过程的推进,休眠指数一直保持在很高水平。Ⅱ112B、IR112-12收获后室温贮藏需要2~3个月解除休眠。强休眠品种的颖壳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IR112-12颖壳中发芽抑制物质含量高于Ⅱ112B,Ⅱ-32B颖壳中不含发芽抑制物质或者发芽抑制物质含量甚微。IR112-12胚休眠指数比Ⅱ112B高,推测这可能是由于IR112-12休眠性强、休眠解除较慢。2个杂交组合休眠指数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8%和96%,狭义遗传力分别为65%和62%,休眠性是部分显性遗传,休眠性选择可以在早代进行。 %K 籼稻 %K 保持系 %K 胚休眠 %K 休眠指数 %K 广义遗传力 %K 狭义遗传力 %U http://nauxb.nja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8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