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水稻长期不同栽培方式对后作大麦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A 岳亚鹏 %A 董鲜 %A 周毅 %A 薛林 %A 洪立洲 %A 徐阳春 %A 沈其荣 %A 郭世伟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P 149-153 %D 2008 %R 10.7685/j.issn.1000-2030.2008.04.028 %X 选用长期定位水稻旱作试验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作大麦产量、产量构成及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旱作均较水作有利于后作大麦的生长;水稻旱作的后作大麦株高均高于水作后作大麦,产量及其构成也均优于水作后作大麦;在不同水稻旱作方式中,水稻盖草旱作后作大麦的冬前分蘖发生早,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略高于其他旱作处理,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分别较覆膜旱作和水作高10.84%和17.43%。大麦养分累积则表现为氮累积量各生育阶段均以前茬盖草旱作处理的为最高,在成熟期达到每盆958.85mg,而磷累积量则是生育前期最高,钾累积量则是生育后期最高。 %K 大麦 %K 产量构成 %K 养分累积 %U http://nauxb.nja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8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