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论长江下游茅山丘陵地区现阶段小麦产量和育种目标――Ⅰ.单产和产量组成因素 %A 俞世蓉 %A 魏燮中 %A 沈锡五 %A 朱礼春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P 32-39 %D 1981 %R 10.7685/j.issn.1000-2030.1981.04.004 %X 本文为对长江中下游小麦生态区中的茅山丘陵地区1976和1977年小麦产量和产量结构等的一篇调查报告。调查了16―19个公社、场圃,130―140个生产队,500多块典型田块。资料经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平均产量为每亩150―250斤。对产量组成因素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复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表明每亩穗数与单产的相关最大。1976年每穗粒数与单产间有较大的正向简单相关和最大的正向偏相关。根据调查资料分析,认为选育适于该地区的小麦品种,现阶段产量目标以具有600―700斤/亩的潜力即可,而产量组成因素上应着重考虑提高每亩穗数和兼顾每穗粒数。 %K 丘陵地区 %K 小麦产量 %K 产量组成 %K 育种目标 %K 长江下游 %K 小麦品种 %K 每穗粒数 %K 亩穗数 %K 茅山 %K 小麦育种 %U http://nauxb.nja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1981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