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水稻抗白叶枯病遗传研究――Ⅱ.几个中间抗源的转育效应 %A 周毓珍 %A 朱立宏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P 10-16 %D 1985 %R 10.7685/j.issn.1000-2030.1985.03.002 %X 带有xa-5,Xa-7抗性基因的DV_{85},DV_{86},DZ_{78}三个高抗水稻白叶枯病品种的衍生系统TN_1/DV_{85},TN_1/DV_{86},TN_1/DZ_{78},仍保持了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高度抵抗性。但株高、株型以及结实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试验以这三个中间抗源的株系107个为父本,与三个丰产性状较好而抗性较差的品种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107个,分别于1983、1984年用水稻白叶枯病KS-6-6菌株于成株期剪叶法接种P_1,P_2,F_1与部分F_2系统,根据不同组合所反映的病情差异表明不同衍生系统的中间抗源其抗病性的转育效应是有明显差异的,由TN_1/DV_{85}衍生的中间抗源一般具有较强的转育效应,这种转育效果同时也受到受体亲本的遗传背景影响。 %K 衍生系统 %K 抗白叶枯病 %K 遗传研究 %K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 %K 抗性基因 %K 供体亲本 %K 方差分析 %K 病斑长度 %K 抗性遗传 %K 杂交组合 %U http://nauxb.nja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1985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