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玉米与小麦秸秆无土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分析 %A 高新昊 %A 张志斌 %A 郭世荣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P 131-134 %D 2006 %R 10.7685/j.issn.1000-2030.2006.04.027 %X 将1~5cm的玉米与小麦秸秆,按质量添加15%鸡粪与1%尿素,堆制90d后风干,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两种秸秆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存在物理性状的缺陷,体积质量偏小,大小孔隙比偏大;玉米秸秆基质pH值偏高,而小麦秸秆基质电导率(EC)偏大,两种秸秆混合后基质的pH值与EC在基质适宜指标的上限;秸秆基质的营养元素丰富,以全氮、钾和钙含量较高,两种秸秆基质间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小,但混合后基质的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草炭;秸秆基质的砷、汞、铅与铜含量均在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范围内,镉的含量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合成无土栽培基质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K 秸秆 %K 基质 %K 物理性状 %K 化学性状 %U http://nauxb.nja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60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