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江苏省小麦苗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初析 %A 尹燕妮 %A 张晓梅 %A 葛芸英 %A 郭坚华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P 44-48 %D 2006 %R 10.7685/j.issn.1000-2030.2006.01.010 %X 采用ERIC-PCR、BOX-PCR和ITS技术,对江苏省6个市的24个小麦苗枯病菌(Clavibacterfangii)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其他10种病原细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似率达60%时,ITS将24个小麦苗枯病菌分成了5簇。以相似性60%为界,ERIC-PCR将34个参试菌株分为14簇,而BOX-PCR只得到9簇,暗示这两种短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的分布不同;将两者电泳图谱结合,得到介于上述两者间的结果,所有菌株被分成12簇,24个小麦苗枯病菌分布在5簇中。3种分析方法相互验证,均说明江苏省小麦苗枯病菌基因组存在显著多样性。ERIC-PCR和BOX-PCR聚类证明了小麦苗枯病菌与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属细菌亲缘关系较远。ERIC-PCR和BOX-PCR扩增基因组DNA指纹比ITS图谱具有更强的多样性。 %K 小麦苗枯病菌 %K 遗传多样性 %K rep-PCR %K ITS %U http://nauxb.nja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6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