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三峡水库蓄水后典型消落带植物群落时空动态――以开县白夹溪为例(三峡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利用) %A 王强 %A 刘红 %A 张跃伟 %A 熊森 %A 袁兴中 %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66-69 %D 2012 %R 10.11721/cqnuj20120313 %X 三峡水库蓄水后,在重庆开县白夹溪河岸设置典型消落带植被观测样地。2008―2010年,对样地内的植物进行了3次调查。结果表明,样地中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生物量时空变化较大。总物种数量由2008年的52种降低至2009年的41种和2010年的35种。2008年,156m水淹线以下植物以苍耳(Xanthiumsibiticum)和双穗雀稗(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为主。2009年,狗牙根(Cynodondactylon)替代双穗雀稗成为优势物种,苍耳向样地上部扩散。由于2009年冬季三峡蓄水提前,2010年样地下部的苍耳大大减少。2009年和2010年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与水淹干扰强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一致。研究结果提示,各高程区的地表生物量在3次调查中表现出较大的波动。 %K 三峡水库 %K 消落带 %K 植物群落 %K 时空格局 %K 生物多样性 %U http://cqnuj.cqn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