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杜鹃种子形态特征与萌发特性研究 %A 周媛 %A 毛静 %A 童俊 %A 董艳芳 %A 徐冬云 %A 郭彩霞 %J 北方园艺 %P 84-87 %D 2015 %R 10.11937/bfyy.201518023 %X 以野生种“羊踯躅”、“映山红”与园艺品种“夏玫红”、“深球红”、“粉鹤”5个基因型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几个种(品种)的种子形态与萌发特性,旨在为引种驯化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种供试杜鹃的种子均极细小,其中“羊踯躅”种子明显大于其它4种。除“映山红”与“深球红”以外,种子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羊踯躅”的千粒重最重,达到0.258g;而“夏玫红”的千粒重最轻,仅为0.051g。不同杜鹃种(品种)种子形态差异显著,种子呈现椭圆形、卵形、矩圆形等形态。不同种子的翅、条纹及两端形状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可见种子形态可以作为杜鹃分类的重要依据。5种杜鹃种子萌发时滞、萌发持续时间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差异,“羊踯躅”种子的萌发时滞最短(10d),而“映山红”最长(15d)。种子活力排序为“羊踯躅”>“粉鹤”>“夏玫红”>“深球红”>“映山红”。 %K 杜鹃 %K 种子 %K 形态特征 %K 萌发特性 %U http://bfyy.haasep.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1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