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合并次序和附加语结构的类型差异 %A 彭家法 %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 78-84 %D 2012 %X Larson关于附加语生成方式的观点面临解释汉语事实的困难。补足语、指定语、附加语可以统一处理,三者差异实质在于合并次序不同。补足语最先和核心动词合并,然后与指定语合并,最后才与附加语合并,英语、现代汉语及汉语史的事实可以为这种统一解释提供经验上的证据。现代汉语的动词在列举时就携带的时体特征从基础位置向T渗透;当代标准英语也采用特征渗透的方式;早期现代英语和现代法语则存在V到T的提升。英语附加语基础位置应该和现代汉语相同,英语附加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构成“镜像”关系,是经过“谓词提升”派生的。英语是屈折语素较为丰富的语言,现代汉语形态贫乏,这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英语存在谓词提升而现代汉语不存在谓词提升的原因。 %K 合并次序 %K 特征渗透 %K 谓词提升 %K 屈折语素 %U http://ahdxzsb.paperopen.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0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