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金)矿床矽卡岩型与斑岩型复合成矿作用流体研究 %A 赖健清 %A Guoxiang %A Chi %A 彭省临 %A 杨斌 %A 邵拥军 %J 矿床地质 %D 2006 %X 凤凰山铜(金)矿床产于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及石英二长闪长斑岩与三叠系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先后包括矽卡岩型和斑岩型两期矿化,并可细分为9个成矿阶段。矿石中广泛出现角砾状和细脉状、网脉状构造。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显微冷热台测温资料表明,成矿流体存在过沸腾和局部超高压等现象。两个成矿期都经历了从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度的转变,成矿溶液的主要成分也由钾钠型变成了钠钙型。来源于岩浆热液的早期含矿流体与来自围岩的地下水热液的混合可以解释成矿流体的这种演化。 %K 成矿作用 %K 流体包裹体 %K 凤凰山铜矿 %K 铜陵 %U http://www.kcdz.ac.cn/kcd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6Z04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