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甘肃省阳山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J 矿床地质 %D 2008 %X 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为近年发现的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文章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成因及成矿模式,认为在泥盆纪本区形成了一套碳、硅、泥质热水沉积,在三叠纪以后,区域上经历了3次较明显的(挤压)伸展过程,在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大地构造背景下,本区相继发生了3次岩浆活动,以H2O、CO2为主并含H2S、CH4等挥发分的岩浆热液携带Au、As、Sb等成矿元素到浅部,同时,围岩中的成矿物质也进一步活化.受挥发分逸出、温度、压力的下降以及水岩反应等因素的影响,以硫化物配合物为主要形式迁移的成矿物质也逐渐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富集成矿.而多期岩浆热液活动与泥盆系热水沉积在空间上的耦合叠加,促成了阳山特大型金矿床的形成. %K 地质学 %K 阳山金矿床 %K 成矿条件 %K 成矿模式 %K 甘肃 %K 甘肃省 %K 阳山 %K 金矿床成因 %K 成矿模式 %K GansuProvince %K golddeposit %K metallogenicmodel %K 大型金矿床 %K 山特 %K 耦合叠加 %K 空间 %K 泥盆系 %K 岩浆热液活动 %K 富集成矿 %K 沉淀 %K 构造 %K 形式迁移 %K 配合物 %K 硫化物 %K 影响 %U http://www.kcdz.ac.cn/kcd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1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