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A 穆新华 %A 刘光智 %J 矿床地质 %D 2010 %X 寨上金矿是特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矿地层中明显富集Au、Ag、Sb、As。微量元素组合具有深源特征的Co、Bi及中低温热液元素Cu、Pb、Zn、Sb、Hg。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组成显示其来源既有深源物质又有地壳成分。流体包裹体特征、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多源特征,由深部岩浆水和浅部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低压力、形成深度浅、以Au-S络合物为主迁移的多期次活动的特征。金矿就位于卓洛-国营牛场背斜和礼县-闾井断裂与礼县-洮坪断裂之次级剪切破碎带中。研究认为,自礼岷盆地形成开始,就可能形成了富含成矿物质的碎屑岩,为成矿奠定了基础。燕山中期金矿物活化、迁移、富集,沉淀形成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燕山晚期山系抬升剥蚀形成的风化壳有金矿化显示;新生代盆地南北向挤压逆冲推覆形成的构造破碎带中也有金矿化显示。也就是说自加里东晚期盆地形成至新生代,在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都可能有构造热液活动及矿化作用,乃至形成金矿化体。 %K 地球化学 %K 微细浸染型金矿 %K 成矿物质 %K 成矿流体 %K 礼-岷盆地 %K 寨上金矿 %U http://www.kcdz.ac.cn/kcd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Z10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