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矿床类型、成矿分带及找矿方向 %A 杨祖龙 %A 张德全 %A 李进文 %A 佘宏全 %A 丰成友 %A 董英君 %J 矿床地质 %D 2009 %X 得尔布干成矿带的西南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新巴尔虎右旗至满洲里一带,是大兴安岭成矿省内极具找矿潜力的地区。铜、钼、铅、锌、银是该区的主要矿种,区内已发现大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和矿点多处,分别形成于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这2个主要成矿期,并可划分为3个矿床类型、6个矿床式。燕山早期的成矿元素主要是Cu、Mo、Au,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为主;燕山晚期的成矿元素主要为Pb、Zn、Ag,以次火山热液型和浅成热液型矿床为主。燕山期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和超浅成_浅成的中_酸性小岩体,控制着矿床的产出和分布。矿产地集中于燕山期隆坳交接带及其两侧,并形成以隆坳交接带为中心的、与成矿流体温度和盐度降低相伴的不对称分带。文章提出,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的找矿潜力主要在隆坳交接带及其两侧,具体为已知矿区的深部及边部、乌奴格吐山—哈拉胜隆坳交接带和甲乌拉—山登脑隆坳交接带的两侧。此外,位于该区西南部的另一个隆坳交接带是潜在的矿化集中区。 %K 地质学 %K 矿床类型 %K 成矿分带 %K 找矿方向 %K 得尔布干成矿带 %U http://www.kcdz.ac.cn/kcd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1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