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德兴铜厂斑岩铜(钼金)矿床蚀变-矿化系统流体演化:H-O同位素制约 %A 潘小菲 %A 宋玉财 %A 李振清 %A 胡保根 %A 朱小云 %A 王增科 %A 杨丹 %A 张天福 %A 李岩 %J 矿床地质 %D 2012 %X 江西铜厂斑岩铜(钼金)矿床是德兴斑岩矿集区最大的矿床。文章根据铜厂矿床发育的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蚀变组合特征,和已厘定的铜厂矿床脉体类型,选取代表不同蚀变-矿化阶段的石英、黑云母、绢云母及绿泥石等,进行单矿物的H、O同位素测试。石英和黑云母单矿物O同位素,与石英、黑云母平衡流体的δ18O值和δD值联合示踪结果显示,铜厂矿床早期A脉(不规则疙瘩状A1脉、石英-黑云母A2脉和石英-磁铁矿A4脉)和中期B脉(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斑铜矿)形成时,成矿热液均为岩浆流体来源,但B脉可能混入了少量大气降水;晚期低温D脉和碳酸岩脉(180~200℃)的成矿热液全部为大气降水来源。斑晶黑云母平衡水的δ18O和δD值变化范围较大表明,黑云母形成时的热液系统主要为岩浆水,局部受区域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染,也可能与少量黑云母斑晶受到后期绿泥石化、水云母化蚀变有关。绿泥石蚀变主要由岩浆流体作用形成,但混入了一些大气降水,导致其δ18O值少量降低。绢云母平衡的水的δ18O值和δD值(4.6‰和-19.4‰)表明,绢云母是大气降水与千枚岩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说,铜厂矿床钾硅酸盐化、绿泥石化蚀变,以及钾硅酸盐化阶段形成的A脉和B脉,均由岩浆流体作用引起,大气降水在绿泥石化阶段进入蚀变-矿化系统,而绢云母化、晚期低温D脉和碳酸盐脉均是大气降水作用的产物。 %K 地球化学 %K H-O同位素 %K 成矿热液 %K 斑岩铜(钼金)矿床 %K 铜厂 %U http://www.kcdz.ac.cn/kcd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4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