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海扎日加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A 边飞 %A 吴柏林 %A 高永旺 %A 张昆宏 %A 李连松 %A 王福德 %A 马晔 %A 吴伟 %A 王海桐 %A 魏安军 %J 矿床地质 %D 2013 %X 扎日加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岩石具粗粒结构或斑状结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北巴颜喀拉扎日加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为66.29%~73.03%]、高碱(ALK=6.59~9.26)、过铝质(ASI=1.45~1.648)的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中等至弱Eu的负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表现出相对富集Cs、Rb、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LREE,亏损Nb、Ta、Zr、Hf、HREE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其为壳源型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在主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FeO*/(FeO*+MgO)-SiO2和R1-R2及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Rb-(Y-Nb)、Rb-(Yb+Ta)、Ta-Yb、Nb-Y及Rb-Hf-Ta上,所有点均落于同碰撞或后碰撞花岗岩区,且都落于Sr-Yb图的低Sr、低Yb区,表明扎日加花岗岩形成于巴颜喀拉山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同碰撞至后碰撞初期,为挤压向拉张构造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以挤压构造环境为主。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获得该岩体的侵位时间为200Ma左右,属晚三叠世—早侏罗纪,表明大场地区处于巴颜喀拉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同碰撞向后碰撞初过渡时期,并且至少在(193±4)Ma时已进入伸展构造环境。对比已有的大场金矿成矿年龄,显示扎日加花岗岩与大场金矿的形成均为巴颜喀拉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成岩与成矿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 %K 地球化学 %K 锆石LA-ICP-MSU-Pb定年 %K 构造环境 %K 扎日加花岗岩 %K 大场金矿 %K 巴颜喀拉 %K 青海 %U http://www.kcdz.ac.cn/kcd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3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