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雏蝗属黑翅亚属两种雏蝗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 %A 林晨 %A 王宁 %A 杜飞 %A 能乃扎布 %A 吴志毅 %J 昆虫分类学报 %D 2012 %X 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对雏蝗属黑翅亚属的黑翅雏蝗(Chorthippus(Megaulacobothrus)aethalinus(Zub.))和中华雏蝗(Ch.(M.)chinensisTarb.)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雏蝗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7=16+XO;常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m,6条)和端部着丝粒(t,10条)两种类型,性染色体类型为端部着丝粒,二者的相似性显示出该属的基本特征。但两种雏蝗的核型公式和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则不相同,黑翅雏蝗K(2n,♂)=6m+11t=6L+6M+4S+XO;中华雏蝗K(2n,♂)=6m+11t=6L+8M+2S+XO。而且,二种雏蝗的性染色体位次及相对长度也有明显差异:黑翅雏蝗的性染色体位于第五位,相对长度为8.33%,而中华雏蝗的则位于第八位,相对长度为5.53%。由此看出,二种雏蝗不同物种间存在的不同遗传特征。 %U http://xbkcflxb.alljournal.net/xbkcfl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3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