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及现状 %A 朴正吉 %A 睢亚臣 %A 崔志刚 %A 张国利 %A 王群 %A 傅学魁 %J 动物学杂志 %P 78-84 %D 2011 %X 1985~2009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采用野外样线调查和社会访问调查的方法,对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记载的东北虎(Pantheratigris)、远东豹(P.pardus)、猞猁(Felislynx)和豹猫(F.bengalensis)4种猫科动物中,野外调查仅统计到猞猁和豹猫2种,调查总次数中,猞猁出现率为3.09%±2.30%,平均遇见个体数为(0.010±0.007)只/km;豹猫的出现率为7.66%±6.19%,平均遇见个体数为(0.03±0.02)只/km。访问调查结果显示,1960~1980年期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6000km2范围内捕杀东北虎13只,捕杀远东豹2只。根据被猎杀东北虎的分布范围,估计其领域面积为560km2。东北虎和远东豹的历史分布密度为0.22只/100km2和0.03只/100km2。目前,猞猁和豹猫的种群数量非常稀少,已处于区域性濒危状态。这说明了猫科动物对区域环境变化比较敏感,表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猎动物是导致濒危的重要原因。 %K 猫科动物 %K 种群数量变化 %K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U http://dwxzz.ioz.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3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