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双氟沙星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A 章海鑫 %A 曹海鹏 %A 阮记明 %A 胡鲲 %A 杨先乐 %J 动物学杂志 %P 72-77 %D 2012 %X 为了阐明双氟沙星在健康与处于患病状态下的异育银鲫(Carassiusaurutusgibelio)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为双氟沙星的正确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人工创伤感染的方式采用最佳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感染异育银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双氟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对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氟沙星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以鱼体重的20mg/kg口灌给药后,双氟沙星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与健康异育银鲫体内的总药时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性二室模型,其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6.227e-0.109t-8.074e-2.752t+1.847e-0.006t和C=110.295e-0.331t+1.533e-0.01t-111.828e-0.412t,但与双氟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比,双氟沙星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速度减慢,其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吸收速率常数、曲线下面积分别增加了4.25h、36.17h、2.34/h和74.52mg·h/L,达峰时间延长了5.75h,峰浓度降低了61.16%,且未出现重吸收现象。本研究证实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够导致异育银鲫肝肾功能损伤,因而双氟沙星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均会减慢。 %K 双氟沙星 %K 嗜水气单胞菌 %K 异育银鲫 %K 药代动力学 %U http://dwxzz.ioz.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6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