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足鼠耳蝠交流声波非线性现象 %A 刘颖 %A 张亢亢 %A 林洪军 %J 动物学杂志 %D 2015 %R DOI: 10.13859/j.cjz.201506002 %X 非线性发声现象在动物的发声中普遍存在,因其具有进化上的意义而广受关注。非线性现象一般在动物激进状态下发出,可能具有一定的功能,然而国内外对蝙蝠非线性现象的研究集中于描述性的报道,缺乏进化功能上的探究。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激进叫声包含2种音节类型sAFM和NB-sDFM,能够组成的3种叫声组合:只包含sAFM的叫声组合(A)、只包含NB-sDFM的叫声组合(B)、既包含sAFM又包含NB-sDFM的叫声组合(C),分别对应着没有非线性现象、具有非线性现象及一种过渡类型。通过回放实验,记录7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反应(抬头,前臂移动,耳朵摆动,发出回声定位声波,震颤,张嘴,爬行)次数,其中前臂移动和发出回声定位声波两种行为反应的结果显示大足鼠耳蝠对上述3种叫声组合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具有非线性现象的叫声组合(B)能够提高同种蝙蝠的反应程度。揭示了蝙蝠发声中的非线性现象符合不可预测性假说,说明非线性现象在蝙蝠发声中可能具有功能上的适应性 %K 交流声波 非线性现象 回放实验 行为反应 %U http://dwxzz.ioz.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425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