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蛋白质的分析对比 %A 马丽敏 %A 宋伦 %A 钱俊红 %A 张凌怡 %A 蓝闽波 %A 张维冰 %J 分析化学 %P 1027-1032 %D 2011 %X 将鼠肝肿瘤组织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经4-氟-7-硝基-2,1,3-苯并氧杂恶二唑(NBD-F)在5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8.5)中室温避光衍生1h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HPLC-LIF)分析(λex=473nm,λem=525nm),并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在检测波长214nm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对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LIF检测器因其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可显著提高检测能力,多数色谱峰较紫外信号高10倍以上,最终多检测到42个峰。进一步对鼠肝肿瘤组织蛋白提取液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HPLC-UV法检测到的组分集中在强极性区域,说明样品中极性组分的紫外吸收较强;HPLC-LIF法检测到的组分更多集中在弱极性和非极性区域,一方面因为衍生化能够改变组分的极性,另一方面因为弱极性和非极性组分更容易被衍生化,此结果也说明两种方法对样品的检测选择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改变荧光衍生化反应条件(溶液pH值、缓冲液介质)对复杂样品进行选择性标记,有利于实现对低丰度蛋白和多肽的选择性检测。 %K 蛋白 %K 多肽 %K 激光诱导荧光 %K 高效液相色谱 %U http://210.14.121.5:8080/fxhx/CN/abstract/abstract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