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度量 %A 吕敏 %A 张亚斌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P 113-117 %D 2013 %R 10.6049/kjjbydc.2012100158 %X 从知识产权政策角度,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评价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度量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的改进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得出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APS)指数,分析了各因素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10年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呈逐年小幅增长态势,年均增幅为5.4%,变化幅度不显著,并表现出“前快后慢”的特点;1992年和2001年是指数变化最大的两个年份,但较上一年也只有10.9%和7.8%的增幅;影响APS指数的各因素中,法律因素及国际因素与APS指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倒逼”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K 知识产权 %K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 %K 影响因素 %K 评价体系 %U http://www.kjjb.org/qikan/Cpaper/zhaiyao.asp?bsid=3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