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417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A 赵义名 %A 彭贵勇 %A 房殿春 %A 毛培军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2650-2653 %D 2010 %X 目的了解我院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6年11月在本院消化科和感染科住院的417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并对其中在2006年2-11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进行终点随访。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的年龄分布主要在30~60岁(83.1%),男女比例为4.15∶1;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3121例(74.79%),失代偿期1052例(25.21%)。单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3623例(86.82%),单纯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223例(5.34%),乙肝或丙肝重叠其他肝炎病毒者274例(6.57%)。77.73%的肝炎肝硬化患者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GEV),47.48%的肝硬化患者有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率与GEV的严重程度相关。住院期间,713例上消化道出血者中,GEV破裂出血者占274例(38.43%),PHG及消化性溃疡(PU)出血分别占319例(44.74%)和101例(14.17%)。582例肝炎肝硬化死亡患者中,HBsAg(+)患者573例(病死率51.90%,573/1104),HBsAg(-)患者9例(病死率4.48%,9/201),RR=11.53;死因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77.15%)。结论乙肝引发的肝硬化是我国肝炎后肝硬化主要类型,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最直接的死因,而PHG和GEV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K 肝硬化 %K 病毒性肝炎 %K 出血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0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