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外源性途径干预血管新生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失修复的影响 %A 齐志国 %A 梁红梅 %A 朱晓峰 %A 谢鹏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778-782 %D 2010 %X 目的 探讨脑缺血区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缺失修复的关系以及选择较理想的外源性干预途径增加脑缺血区血管新生。 方法 选择24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加VEGF腹腔注射组、缺血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缺血加血管内皮因子单克隆抗体组,在1、3、7、14、30、60d观察各组脑缺血及周边区的血管密度和大鼠的电生理指标(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及行为学(感觉损伤移交实验、轮转跑步机运动功能测定和mNSS改良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 缺血加VEGF腹腔注射组、缺血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新生血管密度除1d外其他各时间点均高于缺血对照组(P<0.05),缺血加血管内皮因子单克隆抗体组在后5个时间点新生血管密度小于缺血对照组(P<0.05)。缺血加VEGF腹腔注射组、缺血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缺血加血管内皮因子单克隆抗体组在7d后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与缺血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缺血对照组相比,缺血加VEGF腹腔注射组、缺血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缺血加血管内皮因子单克隆抗体组在3d后行为学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通过外源性干预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区血管新生,可以影响神经功能缺失的修复;且单次移植血管内皮祖细胞与VEGF多次注射用药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K 脑缺血 %K 血管新生 %K 神经功能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91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