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一种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效果评价 %A 彭吾训 %A 王蕾 %A 邓进 %A 李彦林 %A 龚跃昆 %A 李世和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661-664 %D 2010 %X 目的观察双相陶瓷生物骨(biphasicceramicbiologicbone,BCBB)、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复合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骨修复股骨头坏死(femoralheadnecrosis,FHN)模型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该组织工程骨修复FHN的效果。方法取32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共64侧股骨头,微波灭活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6侧。A组:空白对照组;B组:植入BCBB/BMP/bFGF;C组:植入BCBB/BMP/bFGF/MSCs;D组:植入自体松质骨。术后2、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4只。行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钙含量及钙磷比检测、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①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A组8周和12周各有一侧股骨头塌陷;B组2周时纤维结缔组织生长活跃;C、D组12周时植骨区与宿主骨界限不清。②X线评分:12周时,B、C、D组优于A组(P<0.05),但B、C、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组织学新骨形成面积比较:4、8、12周时C组优于B组(P<0.05),C、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X射线能谱分析:2、4、8周时B、C组钙含量及钙磷比显著大于D组(P<0.05)。?⑤2、4周和8周时,B、C组血管面积大于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工程骨BCBB/BMP/bFGF/MSCs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效果优于BCBB/BMP/bFGF,与自体松质骨移植相当。 %K 股骨头坏死 %K 双相陶瓷生物骨 %K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K 骨形态发生蛋白 %K 骨髓基质干细胞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9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