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头皮脑电高频振荡波对继发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价值 %A 王刚 %A 但炜 %A 熊伟茗 %A 胡铁弋 %A 谢延风 %A 石全红 %A 詹彦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2317-2320 %D 2014 %X 目的通过比较继发性癫痫患者头皮脑电高频振荡波与棘尖波在激惹区和发作启动区(seizureonsetzone,SOZ)内外的出现率和分布特点,探讨高频振荡波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37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将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nterictalepileptiformdischarges,IEDs)出现的导联定为A区(即激惹区),无IEDs出现的导联定为B区,根据发作前10~30s率先出现发作期放电(ictaldischarge,ID)的导联定为C区(即SOZ),无ID的导联定为D区。比较IEDs(滤波范围:1~30Hz)和Ripples(滤波范围:80~250Hz)的出现率、出现量及分布特点,并比较二者定位SOZ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①37例患者IEDs和Ripples的总出现率分别为100.0%(37/37)、48.6%(18/37),经χ2检验IEDs明显高于Ripples(P<0.01)。进一步分析A和B、C和D区中Ripples的出现量分别为每导联(0.08±0.15)、(0.03±0.03)、(0.12±0.29)、(0.04±0.06)次/min,经t检验A区大于B区,C区大于D区(P<0.01)。②37例患者IEDs和Ripples出现的平均导联数分别为(12.4±5.8)、(4.2±3.6),经t检验Ripples的导联数明显少于IEDs(P<0.01)。③IEDs和Ripples定位SOZ的敏感性分别为IEDs81.6%,Ripples51.1%;特异性分别为IEDs57.1%,Ripples87.9%;准确性分别为IEDs54.0%,Ripples80.6%。二者相比IEDs敏感性高于Ripples(P<0.01),特异性和准确性低于后者(P<0.01)。结论继发性癫痫患者致痫灶中,高频振荡波与痫样放电关系密切,且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有助于IEDs定位致痫灶;但因敏感性太低,尚不能取代IEDs独立定位致痫灶。 %K 头皮脑电 %K 高频振荡波 %K 致痫灶 %K 定位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