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6层螺旋CT双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A 王文献 %A 文利 %A 刘卫金 %A 梁开运 %A 邹利光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12-14 %D 2006 %X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rowhelicalCT,MDCT)双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22例、共26个病灶的小肝癌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扫描采用美国GElightspeedplus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增强扫描采用3~4期(动脉早期和晚期、门脉期、平衡期或延迟期),动脉早期为20s,动脉晚期为30s,门脉期:55~65s,平衡期:100~120s,延迟期为5min,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选定病灶、正常肝组织区为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对同一ROI分别在不同的时相上测量、对比和计算。结果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肝右叶16例。26个病灶单纯动脉早期呈高密度者7个,平均CT值为(62.3±14.6)Hu,检出率为26.9%;单纯动脉晚期呈高密度者18个,平均CT值为(87.9±16.6)Hu,检出率为69.2%;双动脉期显示高密度的病灶25个,检出率为96.2%;门脉期显示低密度病灶19个,检出率达73.1%。26个病灶中在动脉早期表现为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的病灶数有7个,检出率为26.9%。在动脉晚期表现为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的病灶数有17个,平均CT值为(56.2±13.6)Hu,检出率为65.4%,门脉期显示高密度病灶4个,平均CT值为(82.9±17.8)Hu,检出率为15.4%。结论MDCT双动脉期扫描,能较大的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K 肝肿瘤 %K 体层摄影术 %K X线计算机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