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弥散张量成像和BOLD-fMRI在后视觉通路病变的联合应用研究 %A 陈增爱 %A 许建荣 %A 路青 %A 冯晓源 %A 耿道颖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1870-1873 %D 2008 %X 目的联合应用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视觉通路病变的功能变化与解剖结构特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视觉皮层功能区变化的结构基础,从而进一步研究脑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后视觉通路病变11例,其中,胶质瘤3例,脑膜瘤4例,转移瘤3例,枕叶亚急性梗死1例。正常对照组10例。fMRI应用闪烁的棋盘方格作为任务刺激。所有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应用SPM99软件处理fMRI图像,记录双侧视觉皮层激活位置及体积(用激活像素数表示)。DTI采用DTVⅡ软件处理,测量患侧及健侧视放射FA值及3D纤维束的成像,并计算相对FA值及相对激活体积。结果1例视觉皮层脑梗死病变侧激活范围可见明显下降。所有肿瘤患侧视放射FA值与健侧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1)。1例?fMRI?失败,其他病例fMRI的激活范围均显示左右两侧的明显不对称,病变侧与健侧相比激活范围的明显缩小(P<0.01)。3例纤维束成像后与fMRI结果对照发现,视放射纤维束的移位、破坏程度与激活区的变化也有对应性。将患侧rVOXELS与rFA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正相关性(r=0.711,P=0.032)。结论后视觉通路病变的视觉皮层激活范围与病变视放射的破坏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视觉皮层的功能受与之相联系视放射的约束,与视放射的结构完整性密切相关。 %K 视觉通路病变 %K 磁共振成像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8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