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心房颤动/扑动个体化消融原则的临床分析 %A 舒茂琴 %A 宋治远 %A 冉擘力 %A 钟理 %A 李永华 %A 朱平 %A 刘建平 %A 仝识非 %A 冯媛媛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2473-2477 %D 2009 %X 目的探讨个体化消融原则的临床效果及右房的作用。方法房扑/房颤患者82例,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18~77(48.5±10.3)岁,左房内径26~52(35.4±5.3)mm。其中53例为阵发性房颤,14例为持续性房颤,15例为典型房扑。所有患者在Carto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消融原则,以房扑/房颤被终止且不被诱发、肺静脉电位消失为消融终点。随访成功的定义为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任何症状性房性心律失常发作至少3个月。结果①随访时间3~28(13.4±3.3)个月,房扑和阵发性房颤消融随访成功率88.2%,持续性房颤仅为57.1%(P<0.05)。2例有心包压塞,1例合并假性动脉瘤。无肺静脉狭窄等血管严重并发症。②阵发性房颤53例,其中10例为局灶性房早、短阵房速诱发的房颤(4例病灶位于右房内),8例行靶静脉线性消融,这类亚组手术无任何心律失常发作。其余4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合并典型(4例)和非典型(6例)房扑者外加三/二尖瓣峡部消融。③15例典型房扑(4例为持续性房扑)患者,均行三尖瓣峡部消融,4例合并房颤者外加双侧肺静脉线性消融。④14例持续性房颤均经历了消融由房颤转变为房扑的过程,6例被消融终止和8例电复律复为窦律,半数分别进行了三/二尖瓣峡部消融和冠状静脉窦内消融,2例合并了起源于右房的房扑和房速。结论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个体化消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右房的作用不能忽略。 %K 心房颤动 %K 心房扑动 %K 个体差异 %K 导管消融术 %K 图像处理 %K 计算机辅助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9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