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1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 %A 张长海 %A 杨天和 %A 吴立荣 %A 张陈匀 %A 杨永曜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1401-1403 %D 2009 %X 目的观察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对比研究112例[男性49例,女性63例,年龄(23.75±15.34)岁]ASD患者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前,术后3d,术后1、3、6个月随访的12导联心电图变化特点。心电图观察指标包括心率(HR),P-R间期,Ⅱ导联P波振幅(PⅡ),P波离散度(Pd),QRS时限,额面QRS电轴,QT离散度(QTd),RV1+SV5、RV5+SV1、TV5、TV6振幅等,并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发生。结果ASD封堵术后6个月HR明显减慢,P-R间期缩短,PⅡ、RV1+SV5振幅减低,QRS时限缩短,而RV5+SV1振幅术后增加,Pd、QTd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ASD安全有效,不仅能达到病理解剖上的封堵,且随着左向右分流阻断,术后心电图明显改善。心电图随访观察有助于临床疗效评价。 %K 房间隔缺损 %K 经导管封堵术 %K 心电图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90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