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骨髓干细胞的动员和神经修复作用 %A 张兴秀 %A 郭慧娟 %A 李琳 %A 王健 %A 郑敏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1192-1196 %D 2012 %X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对卒中后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与血管再生和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成功造模大鼠(60只)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G-CSF治疗组。治疗组皮下注射G-CSF[2、10、50、250μg/(kg?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处理。治疗1、3、5、7d后,进行行为学评分并取外周血计数单个核细胞,提取RNA进行RT-PCR检测单个核细胞CD31、CXCR4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动物灌注固定后取脑组织切片检测G-CSF作用后脑组织中CD31、CD133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G-CSF治疗组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P<0.05);G-CSF作用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G-CSF低剂量作用组[2、10μg/(kg?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31及CXCR4mRNA表达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高剂量[50、250μg/(kg?d)]在短时间内(1、3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31、CXCR4mRNA随着用药剂量的升高而增强,250μg/(kg?d)最强,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5、7d),G-CSF作用逐渐减弱;G-CSF作用后脑组织内皮细胞标志CD31、CD133及SDF-1阳性表达明显增加。结论G-CSF能改善MCAO后大鼠症状,其机制可能在于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并促进脑组织SDF-1表达以趋化干细胞,继而促进脑组织的血管再生和神经修复。 %K 卒中 %K G-CSF %K 动员 %K 骨髓干细胞 %K 血管再生 %K 神经修复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