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水甘油通道蛋白在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A 邱烈旺 %A 顾陆昀 %A 吕琳 %A 王奎 %A 梅浙川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622-626 %D 2012 %X 目的研究水甘油通道蛋白(aquaglyceroporins)AQP3、AQP7、AQP9基因在油酸钠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常规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为对照,采用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性,建立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利用油红O染色及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检测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并分别于0、12、24、48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水甘油通道蛋白AQP3、AQP7、AQP9基因的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观察及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显示HepG2细胞在油酸钠处理12h后即开始出现脂肪变性,随着刺激时间延长,脂肪变性程度逐渐加重,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在48h组(79.76±0.75)较0h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中,AQP3mRNA水平12h时表达开始减低,48h时(0.39±0.08)表达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7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QP9mRNA表达水平自12h(1.59±0.11)即开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中,AQP3蛋白水平12h时表达开始减低,24、48h组[(0.016±0.002),(0.012±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7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9蛋白水平12h表达开始增高,24、48h[(0.050±0.002)、(0.079±0.00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中水甘油通道蛋白AQP3表达下调、AQP9表达上调、AQP7表达无明显差异,提示不同亚型的水甘油通道蛋白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了肝细胞非酒精性脂肪变性。 %K 水甘油通道蛋白 %K 非酒精性脂肪肝 %K 水通道蛋白 %K 水通道蛋白 %K 水通道蛋白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1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