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CARTO标测指导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的临床疗效分析 %A 舒茂琴 %A 冉擘力 %A 钟理 %A 宋治远 %A 朱平 %A 周扬 %A 李永华 %A 李华康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341-346 %D 2012 %X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macroreentryatrialtachycardia,MAT)电生理特征和消融效果。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本科电生理检查确诊的MAT共计38例,年龄(48.4±10.8)岁,男性17例,女性21例,38例中15例为持续性或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合并右房明显扩大12例。常规电生理检查初步确定房速的起源心腔,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三维电激动和/或电压标测,确定MAT关键峡部及其基质,用冷盐水灌注导管行相应的线性消融或局灶性消融。结果①右房MAT共31例,27例无外科手术及消融术病史,54.8%(17/31)为单个折返环MAT,45.2%(14/31)合并其他类型心动过速。31例MAT均行三尖瓣峡部消融,30例消融峡部房扑终止。16例单纯消融峡部达到消融终点,另14例则同时行其他部位消融。②7例左房MAT均为导管消融术后患者,其中4例在原有的消融线上存在传导裂隙(GAP),3例为二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6例消融成功。③本组消融成功率为94.7%(36/38)。随访时间2~36(18.6±4.5)个月,7例复发[复发率19.4%(7/36)],5例再次消融成功,随访期间89.5%(34/38)的患者无房速发作。结论右房MAT常与三尖瓣峡部和自发性瘢痕有关,而左房MAT多与手术损伤有关,三维标测有助于提高复杂心律失常的消融成功率。 %K 心动过速 %K 折返性 %K 电生理学技术 %K 心脏 %K 导管消融术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