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A 操军 %A 艾明 %A 况利 %A 陈建梅 %A 陈小容 %A 吕臻 %A 王恒光 %A 牛亚娟 %A 费立鹏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2692-2696 %D 2013 %X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多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杀的预防与危机干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9808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有无自杀未遂大学生的自杀态度(SPAS)、自杀意念(SIS)、冲动性(IBS)、外显攻击性(MAOS)、生命质量(QOL)和社会支持(SSS)间的差异以及自杀未遂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重庆市大学生总体自杀未遂检出率为1.7%,自杀未遂大学生在性别(P<0.05)、家庭经济状况(P=0.042)和SIS(P<0.05)、IBS(P<0.05)、QOL(P=0.02)、SSS(P<0.05)、MAOS(P<0.05)的评分上与无自杀行为大学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在SPAS评分上无差异(P=0.17)。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自杀未遂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性别(OR=2.065,95%CI1.450~2.925)、家庭经济状况(OR?=1.423,95%CI1.062~1.903)、自杀意念(OR=1.269,95%CI1.054~1.529)、行动冲动性(OR=1.013,95%CI1.002~1.024)、躯体健康状况(OR=0.815,95%CI0.772~0.862)、主观支持(OR=0.998,95%CI0.990~1.006)、对社会利用度(OR=0.982,95%CI0.970~0.990)、语言攻击性(OR=1.019,95%CI1.007~1.031)、指向自我攻击性(OR=1.026,95%CI1.005~1.084)。结论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家庭经济状况、自杀意念以及躯体健康状况;自杀意念是自杀未遂的中介因素,对自杀未遂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K 大学生 %K 自杀未遂 %K 危险因素 %K 保护因素 %K 结构方程模型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30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