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 %A 张丹 %A 吕发金 %A 张丽娟 %A 姚开情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1511-1514 %D 2013 %X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特征对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及MSCT影像特征。结果47例多形性腺瘤患者中,89.4%(42/47)为单发,10.6%(5/47)为单侧多发;59.6%(28/47)位于腮腺,17.0%(8/47)位于颌下腺,14.9%(7/47)位于腭部小涎腺,8.5%(4/47)位于颊部小涎腺;术中见27.7%(13/47)病灶与周围结构有粘连,10.6%(5/47)包膜不完整,19.1%(9/47)表面扪及结节。MSCT上涎腺混合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或结节,14.9%(7/47)病例发生囊变,其中6例位于腮腺,以术后复发及多发者最常见,颌下腺及腭部病灶均未见囊变者,增强后95.7%(45/47)表现为延迟强化(延迟180s)。其中4例发生于硬腭者,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利用三维重组技术行MPR及VR图像后处理,不仅可提高病灶的检出,还可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及邻近骨质的改变。结论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发生于硬腭者病灶多较小,应常规应用三维重组技术显示病灶及邻近骨质的改变,提高术前诊断率。 %K 涎腺多形性腺瘤 %K 临床特点 %K 体层摄影术 %K X线计算机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2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