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椎间髓核摘除辅以Isobar后路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A 王浩明 %A 李瀚卿 %A 施荣茂 %A 周强 %A 侯天勇 %A 刘列华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1022-1026 %D 2013 %X 目的评估髓核摘除辅以Isobar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行髓核摘除辅以Isobar动态固定治疗并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资料的患者2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定临床疗效。腰椎正侧过伸过屈位片测量动态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intervertebralspaceratio,IVS)、椎间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和腰椎总活动度(L1~L5)的变化,采用Woodend分级评价椎间盘髓核有无信号改变。随访时间(28.45±3.59)个月。结果术后24个月VAS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动态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均较术前降低(P<0.05)。屈伸活动度:动态固定节段由(5.62±4.30)°降至(3.53±1.52)°(P<0.01),邻近节段和腰椎总活动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动态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髓核信号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髓核摘除辅以Isobar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能维持固定节段术后椎间隙高度并保留一定的运动度,是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K 腰椎间盘突出症 %K 髓核摘除 %K 动态内固定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3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