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难治性症状性癫痫患者头皮高频振荡波与棘尖波的关系研究 %A 王刚 %A 蒋涛 %A 但炜 %A 胡铁弋 %A 谢延风 %A 石全红 %A 詹彦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P 2072-2075 %D 2015 %X 目的通过分析难治性症状性癫痫发作间期及发作前期高频振荡波(highfrequencyoscillations,HFOs)的出现量与棘尖波数量的关系及在病灶周围的空间分布特点,探讨HFOs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47例难治性症状性癫痫患者共131次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根据发作间期棘尖波的出现量将患者分为3组:大量组(A组)、中量组(B组)、少量组(C组),比较各组患者HFOs(Gama、Ripples)的出现量;根据棘尖波出现部位与病灶位置的关系将导联分为病灶区组(D)和非病灶区组(E),比较2组中HFOs的出现量,并分析棘尖波、HFOs在病灶区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发作前期发作启动区(seizureonsetzone,SOZ)内棘尖波和HFOs的出现率。结果①A、B、C3组中棘尖波数量越大的组HFOs的出现量亦越大(P<0.05)。②D组中HFOs的出现量大于E组(P<0.05);病灶区内棘尖波的敏感性高于HFOs,但特异性小于HFOs(P<0.05)。③发作前期SOZ导联内HFOs的出现率(47.4%,37/78)高于棘尖波(29.5%,23/78,P<0.05)。结论棘尖波联合头皮HFOs能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K 头皮脑电 %K 高频振荡波 %K 致痫灶 %K 定位 %U http://aammt.tm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