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安徽沿江两个浅水型湖泊越冬水鸟的季节动态(英文) %J 动物学研究 %P 540-548 %D 2011 %R 10.3724/SP.J.1141.2011.05540 %X 安徽沿江浅水型通江湖泊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水鸟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地。近年来,高强度的渔业养殖使湿地严重退化,对越冬水鸟构成威胁。为了解湿地变化对越冬迁徙水鸟的影响,2007年11—2008年4月和2008年11月—2009年4月,对安徽菜子湖和升金湖11个样带内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湖泊渔业模式对水鸟分布的影响。两个湖泊共统计到越冬水鸟7目12科43种。其中,菜子湖群38种,密度为8.2ind./hm2;升金湖42种,密度为3.5ind./hm2,优势种为鸿雁(Ansercygnoides)、豆雁(Anserfabalis)、小天鹅(Cygnuscolumbianus)和黑腹滨鹬(Calidrisalpina)。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在12月底—次年1月上旬达到最大值,但不同类型越冬群最大数量出现的具体时期有所不同。根据水鸟组成的聚类分析,可将水鸟栖息地分为三组。水鸟的分布与渔业模式有关,在自然捕捞区,鹤类、雁鸭类和鸻鹬类密度较大,在围网养殖区密度较小,而鹭类的密度在各湖区变化都较小。本研究结果提示,发展可持续渔业对于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湿地越冬水鸟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K 越冬水鸟 %K 群落多样性 %K 季节动态 %K 养殖扰动 %K 菜子湖 %K 升金湖 %U http://www.zoores.ac.cn/CN/abstract/abstract30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