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据于矢耳石Sr/Ca值的长江日本鳗鲡迁移格局多样性分析(英语) %J 动物学研究 %P 442-450 %D 2011 %R 10.3724/SP.J.1141.2011.04442 %X 长江口是中国日本鳗鳗苗的主要产区和仅存的成鳗渔业水域。日本鳗自长江河口至上游金沙江近3000km干流及许多支流中都有分布,但其迁移行为却不为人了解。该文分析了2008年9~11月采自长江靖江段(31o30′N,120o42′E)的153尾银色鳗样本的生物学特征,测定了其中27尾标本的矢耳石Sr/Ca值。结果显示,153尾样本中有雌性85尾、雄性68尾,雌雄性比1∶0.8。雌性由3~7(平均5.52)龄组成,平均体长(669±80)mm,体重(555±229)g,丰满度1.77±0.22,性腺指数(GSI)1.32±0.31。雄性由3~5(平均4.38)龄组成,平均体长(518±51)mm,体重(234±76)g,丰满度1.62±0.18,GSI0.21±0.11。雌性的这些生物学参数均显著大于雄性(P<0.05)。依据矢耳石线鳗标志轮平均Sr/Ca值(7.99±1.05)×10-3进行判断,有17尾(即62.96%个体)为“淡水型”,10尾(即37.04%个体)为“河口型”。16尾雌性中有13尾(即81.25%)为“淡水型”,3尾为“河口型”。11尾雄性中仅36.36%为“淡水型”,63.64%为“河口型”。对每个生长层组的Sr/Ca值分析表明,雌雄间2龄时无显著差异,但3龄、4龄和洄游龄组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预示着2龄时两者的栖息水域比较一致,但后来出现了明显栖息地分化。 %K 矢耳石 %K 年龄组成 %K 生长参数 %K 日本鳗鲡 %K 银色鳗 %K 长江口 %U http://www.zoores.ac.cn/CN/abstract/abstract30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