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水稻对土壤三种弹尾目昆虫和一种环节动物的影响 %J 动物学研究 %P 273-280 %D 2004 %X 采用3个试验研究转几丁质酶和苜蓿1,3-β-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水稻对土壤弹尾目昆虫和环节动物线蚓的影响。①平皿实验:观察弹尾目与转基因水稻组织间的营养关系及其在无土壤情况下对弹尾目昆虫繁殖率的短期影响;②土壤-植物残留物单物种微宇宙试验:观察土壤中不同转基因水稻组织含量对土壤动物繁殖率的短期影响;③土壤-植物残物多物种微宇宙试验:模拟大田状况,观察多物种共存较长时间后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动物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olsomiacandida取食新鲜转基因水稻叶片和根组织21d后,繁殖率比野生型水稻组分别降低45.1%(F[1,8]=9.9,P<0.05)和30.5%(F[1,8]=5.8,P<0.05);在掺有转基因水稻组织(30g/kg)的土壤中,F.candida21d后的繁殖率比野生型水稻组下降19.3%(F[3,16]=3.6,P<0.05);在掺有转基因水稻组织土壤(30g/kg)的多物种实验中,转基因水稻组中的F.candida、Enchytraeuscrypticus16周后的密度比野生型水稻组分别降低19.4%(F[1,48]=6.8,P<0.05)和38.0%(F[1,48]=64.2,P<0.001),而Sinellacurviseta的密度升高84.8%(F[1,48]=64.2,P<0.001)。因此,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水稻对土壤弹尾目和线蚓都是有影响的,对某些种类表现为降低密度,而对另一些种类则为升高密度。 %K 转基因水稻 %K 土壤动物 %K 土壤生态 %K 微宇宙 %K 生物安全性 %U http://www.zoores.ac.cn/CN/abstract/abstract7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