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豆植株挥发物成份定性分析 %A 刘健 %A 马凤鸣 %A 赵奎军 %J 大豆科学 %P 719-722 %D 2009 %R 10.11861/j.issn.1000-9841.2009.04.0719 %X 植物在遭受害虫危害后,可通过改变挥发物浓度或组份以调节第三营养阶层,达到间接防御植食性昆虫目的。借助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健康大豆Glycinemax、大豆蚜Aphisglycines及蚜害大豆植株复合物、机械损伤大豆挥发物成分进行了提取和组分分析。共检测出31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健康大豆、大豆蚜及蚜害大豆植株复合物、机械损伤大豆挥发物中,均含有十四烷、3,7,11-三甲基-1-月桂醇、2-己基-1-癸醇、十六烷、十五烷、7-环己基-十三烷和10-甲基十九烷7种组份。大豆蚜及蚜害大豆植株复合物、机械损伤大豆挥发物中,含有1,1-二甲基-2-(3-甲基-1,3-环丙烷)、2,6,10-三甲基-月桂烷和邻苯二甲酸3种共有成份。在遭受机械损伤后,大豆植株又可释放2-甲基-4-戊烯醛、3-己烯-1-醇、(E)-3-庚烯-2-醇、1-辛烯醇、3-辛醇、顺乙酸-3-己烯酯、1,7,7-三甲基-二环[2,2,1]庚二酮、1,1-bis(十二烷基)-十六烷和十八烷9种物质。遭受蚜虫危害后,大豆蚜及蚜害大豆植株复合物中可检测出1,7,7-三甲基-(1R)-二环[2,2,1]庚二酮、3-苯氧基-1-正丙醇、十九醇、1-二十二烯、1-二十六烯、3,7,11-三甲基-癸醇和2-甲基-二十烷7种物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大豆挥发物对天敌昆虫的吸引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K 大豆 %K 大豆蚜 %K 挥发物 %U http://ddkx.haasep.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9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