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因型肥料互作下大豆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 %A 闫春娟 %A 宋书宏 %A 孙旭刚 %A 王文斌 %J 大豆科学 %P 340-346 %D 2014 %R 10.11861/j.issn.1000-9841.2014.03.0340 %X 田间条件下,探讨NPK肥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群体时空分布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植株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产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叶面积指数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的第8周;而辽豆14和辽豆21地上部生物产量峰值分别出现在出苗后的第12周和第14周。NPK肥提高了叶面积指数平均值。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相对生长速率值变小。大豆茎主要分布于植株下部,叶片主要分布于中上部,叶柄、荚皮和籽粒主要分布于中间部位。植株冠层中部的叶绿素值高于上层和下层,辽豆21叶绿素平均值优于辽豆14,但叶绿素总和却低于辽豆14,NPK肥提高了叶绿素平均值及总和。叶面积累计指数LAIF与透光率倒数的对数ln(IO/IF)间呈显著正相关。基因型和肥料显著影响大豆产量,NPK肥提高了两品种的产量,但辽豆21产量提高得更多。NPK肥也提高了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度。无论何种供肥水平,辽豆14的产量显著高于辽豆21,且辽豆14的株高更低、节数更多、节间长度更短。 %K 时空分布特征 %K 大豆 %K 基因型 %K 肥料 %U http://ddkx.haasep.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