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淮野生大豆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A 李建东 %A 景小原 %A 燕雪飞 %J 大豆科学 %P 741-751 %D 2015 %R 10.11861/j.issn.1000-9841.2015.05.0741 %X 以黄淮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野生大豆居群为研究试材,对百粒重、生育期、荚果长、荚果宽、株高、每荚粒数、分枝数、茸毛色、主茎、粒色、萌发时间、叶形12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运用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变异的地理格局;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分(UPGMA)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明:居群间的变异远大于居群内的变异,居群分化较大,百粒重与纬度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纬度显著负相关,粒色与经度、年降水量显著相关,其它9个性状没有特别明显的相关关系;表型性状的欧式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不显著。百粒重、荚果长、荚果宽、茸毛色、叶形5个表型性状指标是造成表型差异的主要形态性状。分枝数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荚果宽与每荚粒数、萌发时间呈显著相关水平。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表明,在欧式距离4.67处可以将居群分为3类,在欧式距离5.12处可以将居群分为2类。 %K 野生大豆 %K 农艺性状 %K 种群变异 %K 表型多样性 %K 巢式设计 %K 聚类分析 %K 相关分析 %U http://ddkx.haasep.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05001